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 > 生活经验 >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时间:2023-04-02 | 来源:IC先生网

在元器件分销的流程中,有许多产品以及产品型号上的细节陷阱。有些客户询价时,没有标注品牌,没有型号后缀,大部分都只是产品的功能型号。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着大多数的情况,通常我们在接到询价时会存在以下方面的细节陷阱:

品牌陷阱:拿光耦817来说,全球生产光耦817的品牌不下十家,理论上来说可以相互替换,但是在应用要求严格的时候,就需要经过工程师的测试,通过之后才能正常流入批量生产。如果没有和客户确认清楚,会存在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的隐患。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功能型陷阱:比如光耦817的功能型号包括CTR这个参数,每个品牌都会有几个等级去细分产品的用途。如果忽略这方面,很可能给到客户的产品不是对方所需要的,进而产生物流上的额外费用,甚至是客户的产品出现问题,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后缀陷阱:后缀包括封装形式、管脚尺寸、包装方式等。比如,客户已经指明是要贴片的封装,但其实贴片的封装又有宽脚和窄脚两种;管脚尺寸也分为红胶焊接工艺问题和锡膏焊接工艺尺寸;包装方式方面又有芯片管脚的标示位;最重要的是还有铁脚和铜脚之分。如果这些问题不确认清楚,都会给客户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带来极大的隐患。产品完整型号=品牌前缀 功能型号 细节后缀,完整型号上的任何一个字母或事数字如果少一位就是一个陷阱。

顶端标记陷阱:记得以前给客户出货SN74LVC4245APWRG4,500片,给客户确认过的完整型号,因为没有原包装,到客户那里质检不接受,原因是芯片上的型号是LJ245A,执意要退货,后来到客户那里把PDF文档打开给他看才把货办理入库。实际上,LJ245A就是这个完整型号的顶端标记。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体积的封装,基本上都会要接触到顶端标记。不注意的话,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造成订单退货。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是专业的,不会在一开始就想到查看芯片的PDF文档。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生产批号陷阱:有的客户品质会要求在一年半之内的元器件产品生产批号,有的会要求在两年之内的生产批号,如果在采购时没有问清楚供应商的生产批号,那么将面临客户拒收的危险。这样我们将搭上来回的物流运费,而若是供应商不同意换货,那这些产品会成为我们的库存,甚至是呆死料。

封测地陷阱:大家都知道原厂的晶圆制造地和封装测试地,通常不在一个地方,而且原厂的晶圆制造地和封装测试地通常会有几个,还要包括原厂的代工商。芯片的包装或是顶端标记上通常只是封测地。有时候客户会指定他们所要产品的产地,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要注意的。

总结:元器件的顶端标记,生产批号,封测地等关乎元器件实物及外观方面的因素。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可以将后期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前置到报价环节,包括产品的完整型号、封装型号、报价数量、品牌名称、单价(含税/未税)、功能简述、产品封测地以及生产批号,甚至顶端标记的解释,还有停产物料的替代提示等等,避免在产品供应中出现细节方面的疏忽和遗留。另外,还有合同上的细节陷阱,比如合同签订地点,账期,物流。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摘自: m.gdzrlj.com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此外,作为元器件采购人员,如何以合适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的产品,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与商家谈价格时,为了避免被无良商家套路,简直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行!本文就来为大家介绍元器件采购谈价时的四个误区,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哦!

误区一、任意砍价:

有的采购养成习惯了,一个新物料,面对供应商的首次报价,在不了解情况的条件下, 拦腰款价,或固定砍8 折等的价格,这种做法不妥。

当然,新物料,面对从来没有合作过的供应商时,一开始对价格没有底时,可以按一定的折扣砍价试试,而且要找多家供应商按不同的折扣去试探砍价,直到试探出真实的价格出来。如果只找一家的话,砍了价你也有可能吃亏。砍价也不是砍得越多越好。因为,假设一个新物料的底价是 8 元,供应商报价是 15 元,但是你砍价随意砍成 2 元,你猜供应商会怎么想?他就会知道你肯定是对价格毫无了解,于是,他可能会忽悠你底价至少是 13 元。也就是说,不合适的砍价,有时会暴露你不了解市场价的软肋,反而会吃 更多的亏。

面对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价格谈判一定要基于对市场的了解来谈。不要随便砍价。比如, 要找多家供应商报价对比,甚至找一些新供应商(未必一定要引进来)报价对比。我倾向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要培养成诚信报价的习惯。为什么呢?因为那样省了很多力气, 不用整天陷于讨价还价的繁琐事务中。特别是对一个新物料,你对市场价没有底,如果供应商报价不诚信,你即使和他谈价格,还是有可能吃亏。

采购会说了,谁不希望供应商诚信报价?供应商都是希望价格越高越好,怎么可能给实价给你?当然,如果你老是随意去砍供应商的价格,即使是讲诚信的供应商,到了你这里也不能报实价给你,因为实价被你一砍,他们肯定吃亏!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我就曾经培养过一些报实价的供应商。我对所有供应商都要求报实价。当然,大多供应商一开始绝对不会这么老实,真的给你报实价。那么,我会怎么做?

首先,对于一些元件,了解到市场实价后,要求几家供应商一起报价,强调要报实价。

其次,如果那家供应商的运作成本高(或货源成本高),你告诉他 7.5 元他也做不到, 这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他们的底价是 7 元钱,你的接受价是 7.5 元,你还是没得到实价。再则,即使他们底价恰好 7.5 元,你如果告诉接受价给他,这样,他们每次都不必报实 价给你,因为如果你恰好接受了那个不实在的价格,他们赚的多,而即使没有接受他们 的价格,他们还可以试探你的接受价。总之,对于不是报实价的供应商,那样做很难得 到实价。也就是说,为了培养报实价的供应商,要在强调报实价的基础上,一次到位, 不要再给他们谈价的机会。

有的物料是需要开发更好的供应商才能得到实价的。比如有的供应商,一开始信誓旦旦 地说他们的价格已经是实价了,但是价格明明比新开发的供应商高很多。对于一点一点地降价来试探的供应商,我是不理他们的,我一般只给2 次机会。几个月过后,发现没订单了,他们终于愿意报实在的价格了(因为新物料我还是会让他们报价比较)。这 时他们老物料的报价也比以前的价格好很多(就像跳水)了,甚至比别的供应商还好了。当然,对这种“反悔”的供应商,我不会马上切换回来,因为如果是开发了新供应商,又 切换供应商,我司是有管理成本的。我一般会延后一两个月,综合评估之后决定是否用 回他们(这时一般是按一定比例分配采购金额,不能因为他们报价低了就完全抛弃先前 报实价的供应商)。而且,过一定时期,这些物料的所有供应商又要重新报价。根据报 价和服务和质量,决定采购比例。(一开始,我可能让报实价的供应商独家供货,这样 对报价不实在的供应商才有震撼力。但是当大部分供应商都养成报实价的习惯时,就采 取按比例分配采购的原则了)。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误区二、价格砍得越低越好:

如果在不同的供应商之间比较,价格越低,有可能同时带来质量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可能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某个确定的供应商,是否价格砍得越低越好呢?未必。商业合作的基础是双赢,如果让供应商亏本,那当然没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是 长远的目光。谈价格主要是对供应商利润的多少之争,如果是暴利,当然要降价。利润太少了,供应商不同意。关键是要有合适的价格。什么是合适的价格呢?对采购方来说,主是对比市场价,看供应商的价格是否合理。

一个公司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与采购部的人员人品关系很大,与供应商选择合理与否关系也很大。所以,如果公司的价格本来是偏高的,那么,砍价的空间就会比较大。

但是,如果采购价已经是较为合理了,还要利用采购方的强势地位压压迫供应商降价, 而且压得极低,那么,未必一定是好事。供应商有时为了生存,面对很不合理的降价要求,降得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利润了,可能还是要满足客户的降价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风险。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首先,由于现在的利润过低,厂家有可能在元件的原材料或工序上降低成本,于是导致元件质量下降。其次,利润过低,带来服务水平的下降。当然,有时供应商不会直接告诉你服务会下降, 但是事实上却暗中降低了服务。举个例子,假设采购突然有个元件要提前交货,要求外 地的一个供应商马上送到,但是供应商说还在报关(或其他问题)之类的客观因素,所 以无法马上交货给你。事实上,有可能货物已经到了,供应商如果是服务好的话,是可 以按特快之类的方式寄给你们的,甚至亲自送货过来。但是由于价格压得太低了,他们 不愿额外花费成本。因此你干巴巴地等着他的货报关,却不知道他们没有尽全力。

误区三、成本分析的误区:

成本分析在大公司较为常用。一些中小企业不顾自身实际条件,也要求物料都搞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个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要求获取大量的数据,而且要求采购人员的知识面 非常广泛和专业。对中小企业来说,所有物料都搞成本分析的话,那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工作量,很不现实。

因此,只有对采购金额非常大的物料,特别是独家供货或定制件或外协加工件之类的物 料才有必要做成本分析。普通物料,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去搞成本分析,不如花精力去找 更好的供应商,或多了解些市场价,或把精力放在其他更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减少使用定制件等地方。

而且,成本分析有时是无能为力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走路走了一天了,都 没看见有有人家,很渴,突然看见前面终于有一家小店。那里有矿泉水,要卖 5 元钱一 瓶。如果你做这个矿泉水成本分析,最多不过 2 元钱。难道你就因此要求他降到 2 元钱 以下?他不降你还不是要买?当然,如果有下面这种情况,你的策略又会改变,比如说 有人告诉你,前面拐个弯,就几分钟,就有另一家小店,买矿泉水 3 元钱一瓶,你就会 买 3 元钱一瓶的。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另外,成本分析的误差也较大,即使误差很小,成本分析出来的价格未必就是合理的价 格。比如说,国有企业的运作成本高,他们的原材料由于腐败的关系成本也高,所以价格分析出来,即使他们的利润不高,但是他们的价格比起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来说,价格 可能是偏高很多了!

价格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供求关系,其次决定于你对市场价格之类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一般情况下,信息都是不对称的,供应商比你了解价格,所谓卖的比买的精,所以,你最需要做的是,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这样比花费巨大精力去做价格分析效率高多了。

误区四、设立降价指标的误区:

我希望企业老板或高层要了解僵化的降价指标包含了一些弊病。 绝大多数企业,每年都下达一定的降价指标来考核采购部,或者采购部领导会下达一定 的降价指标来考核采购工程师(或有谈价任务的采购员)。达标了,有奖励,没达标, 没奖励,甚至有处罚。我认为这是很僵化有危害的做法。

硬性的降价指标,最大的危害是可能使采购不惜采购质量差的物料。虽然说一般公司有技术部和质量部对来料质量进行把关。可是,事实上,工程师测试样品,IQC 来料检验, 都不能试不出元件的可靠性来。所以,采购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的非常关键。为了实现降价指标,采购更加不会重视质量,更会不断地寻找价格低但是质量的元件。这些差的元件,即使给开发工程师做元件认证,也很难测出问题出来(除了有我这种对品牌和供应 渠道把关很严,同时又不怕得罪采购的器件工程师来把关,嘿嘿)。所以,后果是,元件价格是降下来了,但是质量也下来了。元件的质量,出批次性的问题当然是大问题, 这时大家可能会想起是采购的责任,可是采购可以说是 IQC 没把好关。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再说了,就是出了批次性问题,采购再找一个供应商呗,反正讲额达到指标了,奖金领了,能耐其何?还有就是元件虽然没有出批次性问题,但是失效率上升,这时,没人会去追究采购的责任。每种元件失效率高一点点,加起来就不是一点点了。还有的元件,是要在市场上几年后才暴露出批量问题的,可惜这时当年的采购可能已经领奖金走人 了。

有的老板想通过设立降价指标来解决采购受贿问题。事实上这于事无补。由于降价指标是以公司的历史采购价为对比依据的,如果公司起点价格就偏高,那么说,即使降了价 还可能是高。比如说,一个市场价是 1 元的元件。开始采购员和供应商勾结,采购价按 3 元来采购。即使降价 20%,这个元件还是太贵。同时,对于新的元件,由于没有历史 记录,第一次时,他们就有可能更加拔高采购价格,比如 1 元钱的元件,按 4 元钱来采购!没有设降价指标时采购可能还不会把价格拔高这么多,比如 1 元的按 3 元的来买, 而有降价指标的话,他们只有提高起始采购价了,以便后续有更多的降价空间,这样的 话,只能是对公司有损害。而且,不要说采购有意受贿。像我自己,即使从来不贪,但 是如果有降价指标在卡我,说实在话,首次采购的物料的价格谈判时,我也会没那么卖力的!

哪种情况下公司的物料是最有降价空间的呢?在原来采购私心很重的公司,供应商不好的公司,物料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是,这个降价空间仅仅靠同样这帮人,是降不下都少来的,即使降了,还是有很多水分,只有换了正直的采购(正直是最重要的素质), 才能降到最实在的价格。

这些电子元器件采购大坑一定要避开!

在从私心重的采购换成正直的采购时,物料的降价空间是最大的。随着采购的正规化, 供应商的正规化合理化,公司的降价空降将会越来越小。最后,价格达到业界合理水平 时,价格的空间就不是取决于采购的能力了,反而是市场的原材料价格、市场产能等因 素成为了主要的决定因素(这时需要采购的专业素质)。当然,私心很重的采购,同样 可以以上述理由为自己辩护,真假难辨!另外,指标的数据也很容易作假的。

另外,采购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价格这个因素。最高境界的采购,对整个公司(甚至整个 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元件可靠性,都能作出巨大的贡献。也就是说,选择更合适的采购人员(同时公司设立更好的监督机制),比单纯的降价指标,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选优秀的采购人员,选优秀的供应商,比可以玩弄数据的降价指标实在多了。当然,公司如果上升到供应链的高度去考核成本,优秀的采购员和供应商在成本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关键是要实现双赢。

来源:本文由IC先生编辑整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