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学城将打造无人垂直植物工厂

时间:2021-04-09来源:佚名

  打造“农业硅谷”

  围绕成都、四川及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重大需求,打造绿色生态、资源共享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成为引领四川、带动西南、服务全国、国际水准的特色生态“农业硅谷”

成都科学城将打造无人垂直植物工厂
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

  “3 2 N”科研方向

  “3”即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和功能农业;“2”为循环农业和疫病防控;N为与前两类相关的系列学科方向。其中“2”,一定程度上服务“3”的发展

  更多应用

  无土栽培蔬菜与瓜果最快下半年投放市场;按照设想,将建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园,市民可以看到300多公斤一个的南瓜、长得像树的蔬菜、像葡萄一样挂在藤蔓上的红薯。

成都科学城将打造无人垂直植物工厂
重达数百斤的大南瓜

  20层的架子上,一排排蔬菜长势正好,LED灯或明或暗,房间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细微变化被传感器捕捉后传入控制中心,进而对执行机械手做出指示;早晨起来看一眼电脑,按下确认键,一架无人机起飞,为50公里外的一片农田喷洒药肥;市中心的一座农业观光园里,展示着300多公斤一个的南瓜、长得像树的蔬菜、像葡萄一样挂在藤蔓上的红薯……

  这些看似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都将在成都变为现实。

  不久前,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成都农科中心”)通过验收竣工,中国农业科学院多个科研团队将陆续入驻,高效、绿色、节能的都市农业与智慧农业新场景将在这里孕育。

  是什么?

  打造特色生态“农业硅谷”

  2017年,成都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出资20亿元,建设国家成都农科中心,共同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随后,由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这是西南地区首个。

成都科学城将打造无人垂直植物工厂
无人垂直植物工厂。(效果图)

  如今,拥有两个国家级农业科研中心招牌的这个基地被统称为“国家成都农科中心”,包含创新核心区和综合试验基地两个部分。

  其中,创新核心区就是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科创中心,作为产业科技融合平台及核心区、先行区,主要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成都院士工作站和“五大平台、八大研发单元”等重点内容,建成集科学研究、转化孵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综合服务等5大功能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目前,全国有5家农业科创中心,分别在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和湖北武汉。这些中心分别依托当地农业科研资源,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中心重点方向。

  成都的农业科创中心主要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机构,围绕成都、四川及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重大需求,打造绿色生态、资源共享的高品质科创空间,不仅为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未来还将打造成为引领四川、带动西南、服务全国、国际水准的特色生态“农业硅谷”。

  做什么?

  “3 2 N”为“未来农业”打基础

  作为国家成都农科中心主任,杨其长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致力于设施环境与作物互作机制及其工程化创新研究。他介绍,目前国家成都农科中心确定了“3 2 N”的科研方向。

  “3”即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和功能农业;“2”为循环农业和疫病防控;N为与前两类相关的系列学科方向。其中“2”,一定程度上服务“3”的发展。

  杨其长表示,都市农业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项目。

  都市农业长啥样?杨其长介绍,从地域上看,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或周边地区;从形态上说,是以更少土地、人力、水肥等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一方面可以采用工厂化的方式生产食物,大幅增加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城市里的屋顶、阳台、社区空地等都市空间发展都市农业。

  杨其长在自家阳台上就种了两桶无土栽培的韭菜,10天左右换一次水,10多天就可收割一次。这种韭菜与日常生产的韭菜无异,但培养桶里藏着都市农业的技术秘密。

  杨其长预计,都市农业的产业规模未来或将达到万亿级,“我们要做的就是为都市农业的产业需求提供基础支撑。”

  智慧农业,则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智能感知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全自动智能控制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适合在大田、养殖、水产等领域应用。如一块玉米地,对土壤、水分、肥力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然后通过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管理。“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就可以管理一片农田。”杨其长说。

  如果将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相结合,就产生了“智慧植物工厂”。目前,在国家成都农科中心智慧都市农业展示区设有“垂直农业展示中心”,建成后将展示空间栽培层数超过20层的无人植物工厂,这是国际首创。工厂以LED节能灯为光源,多层立体栽培,由带孔均匀送风管道通风,采用浅液流种植床进行水培生产,通过物联网的智能化管控等关键技术,可实现机器人全自动化定植、采收和维护,并智能调节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液成分,生产效率和单位土地产值显著提高。

  功能农业,主要是增强农作物的某种属性。例如通过育种技术,让玉米富含硒等功能成分。

  何时应用?

  无土栽培蔬果下半年摆上阳台

  这些高科技何时能大规模应用?

  杨其长说,都市农业的科研成果,最快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投放市场,届时市民就可以将这些无土栽培的蔬菜与瓜果摆上阳台。

  杨其长还设想在成都建设一座都市农业的旅游观光园,在这里可以看到300多公斤一个的南瓜、长得像树的蔬菜、像葡萄一样挂在藤蔓上的红薯……

  杨其长介绍,目前农科中心已有3个项目纳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和《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规划》。

  随着国家成都农科中心基本建设工作的完成,25支科技创新团队将入驻中心,同时这里还将筹办第二届全国农业成果转化大会、第三届智能植物工厂国际高峰论坛、第二届国际垂直农业大会等国内外交流盛会。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科技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段成立说,国家成都农科中心遴选出首批入驻的科研团队,还联合在蓉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共同组建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西南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高效运转。

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阅读

招标金额1.37亿!淮南文旅夜游项目设计方案公布

11月27日,寿县古城墙区域文旅夜游提升及老博物馆片区更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公示信息在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展示。 截图自寿人民政府网站 信息提到“寿县寿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
2023-12-06
招标金额1.37亿!淮南文旅夜游项目设计方案公布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1批次读写台灯不合格

(jìn)日,市场监管总局对2023年玩具等36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公开通报。其中,涉及读写台灯产品。 通报显示,本次监督抽查共在广东、北京、浙江、江苏、湖北等14个省份46家...
2023-12-06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1批次读写台灯不合格

智慧灯杆新机遇!住建部发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新政策

2023年11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城市交通领域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
2023-12-06
智慧灯杆新机遇!住建部发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新政策

湖北潜江市高石碑镇完成兴隆河沿线路灯亮化修复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治安的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活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2019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兴隆河沿线的路灯点亮情况...
2023-12-05
湖北潜江市高石碑镇完成兴隆河沿线路灯亮化修复

内蒙古鄂尔多斯龚吉仁村路灯亮化工程顺利完工

“亮了!亮了!咱村里也有路灯了!早出晚归也不怕黑了!”(jìn)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驻龚吉仁村工作队圆满完成龚吉仁村“亮化工程”任务后,村民王挨万看见亮堂堂的路...
2023-12-05
内蒙古鄂尔多斯龚吉仁村路灯亮化工程顺利完工

广东江门鹤山市址山镇新莲村种植场火龙果“灯光秀”上演

初冬时节,位于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址山镇新莲村的火龙果种植场进入“亮灯季”。果场安装了3000盏LED补光灯,促进50亩红心火龙果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光影闪烁,点点灯光汇聚成一片...
2023-12-05
广东江门鹤山市址山镇新莲村种植场火龙果“灯光秀”上演

南昌地铁4号线照明接线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jìn)期,南昌地铁4号线开展车辆照明整改工作,主要是将车辆紧急及一、二路照明分离,确保在照明接触器发生故障且客室照明无法正常工作时,紧急照明系统可以为乘客提供应急照明...
2023-12-05
南昌地铁4号线照明接线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台湾地区彰化县溪湖镇妈厝里温室采用红光LED照射葡萄省电75%且果粒更饱满

台湾地区彰化县溪湖镇妈厝里最(jìn)出现多间散发出“红光”灯光的温室,外地民众在经过,有人觉得有如圣诞节的应景灯饰。 当地民众表示,这是农民怕葡萄开花期遇上低温,应用夜...
2023-12-05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