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逆向思维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正常思维是从水中救出孩子,然而司马光的思维是让水离开孩子,司马光聪明的背后,正是运用了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一种可以应用到方方面面的思维方式,真正优秀的人通常都具备这种思维方式。 一、关于逆向思维,有下面两个故事: 故事1: 一位商人向哈桑借2000元钱并立下借据,临近还款日期,借据竟然丢失,哈桑十分焦急,因为他知道没有借据商人不会返还欠款,这时朋友建议哈桑写给商人一封信:“请及时归还我借给你的2500元,明明借给商人2000元!为什么让他归还2500元?”,虽然不解,哈桑还是照做了,商人很快回信:我向你借了2000元。不是2500元,到时候就还你。这个故事是著名的哈桑借据法则,哈桑正是利用了逆向思维让商人又立下了一张“借据”。 故事2: 朋友从网上买了一箱水果,收到货后发现半箱水果都是坏的,找商家询问,商家却拒不退换,没办法,朋友到超市买了两箱非常好的水果,然后拍照给商家做评价:真是太棒了,只花了一箱水果的钱,却收到了两箱,感谢店家的买一送一,水果个个饱满新鲜,太划算了。 一周后,当朋友再去看那家店是已经被投诉关闭了,评论里都是买家,再说为什么自己收到的水果品质很差,以及催问商家和事发赠送的那一箱水果。 生活中,我们通常习惯按照某种固化下来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而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当用正常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换个角度,背离人们的习惯路线进行思考,往往有更加意想不到的解决结果。,逆向思维帮助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深化人们对事情的认知, 二、锻炼逆向思维的五个方法: 1、缺点逆用法: 缺点逆用法的主旨就在于“缺点即优点”。它强调的是反过来考虑如何直接利用这些缺点,做到“变害为利”。也就是说针对对象事物中已经发现的缺点,除了采用“改进”策略以外,更希望做到的是成本更为低廉的“直接利用”。 例如: 很多摄影者在拍集体照时总是先数“3、2、1”,可是尽管人们都尽量睁大了眼睛,可总会有一些人在数到1的时候坚持不住眨了眼,后来有个人出了个主意,大家将信将疑,甚至还觉得有点怪异,可是照片拍出来以后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你能想到这个主意吗?,答案是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你想到了吗?缺点,可能就是优点本身。 2、心理逆向法: 有这样一则故事:当年土豆传到法国时,法国农民并不愿种,有人便出了一个怪招,在各地种植土豆的试验田边派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把守,周围的农民一见此阵势,认为地里种的肯定是金贵之极的好东西,于是,他们时常乘机溜进试验田,把偷回的土豆种在自家的地里,渐渐地,土豆成为法国农民广为种植的一种农作物,“送者贱、求者贵的思考”。 人类的心理永远是这样—— 一切禁止都意味着加强,许多悖论性的心理法则似乎也在间接地证明逆向思维的存在。 贝克法则:你所能提供的东西你一个也不要博肯法则:剧场里越不靠近通道的座位上的观众来得越晚; 格里森法则:,极小的洞也终将把最大的容器流空,除非它是故意用来排水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它又会堵塞,贾斯特法则:车越破开得越疯; 梅尔法则:要不是最后一分钟,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韦伯法则:,如果你顺当地找到停车的地方,那你就会找不着你的车。 3、属性逆向法: 事物的属性往往是多向位的,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即使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其性质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并且是相互转化的,就像钱钟书说的“以酒解酒、以毒攻毒、豆燃豆萁、鹰羽射鹰”,包含着极大的矛盾性。 彼德•诺顿也是这样一个运用逆向思维走向成功的人,他曾经以3亿美元出售了他的电脑软件,这是一套被称为“恢复删除”的软件,他把逆向思维运用于其中,目的是恢复被意外删除的电脑文件,不小心删除了文件是电脑使用者的噩梦,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是许多人的“妄想”。 但只有诺顿朝前跨出了一步,把看似荒谬的妄想变成了现实,在诺顿的思考里,进与退、出与人、有与无,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统一和转化。 4、抓住人性特点: 一位大爷喜静,他家门前总是有孩子吵吵闹闹,一天他给孩子们3块糖,感谢他们带来了热闹,逐渐的糖果变成了2块,1块,没有糖果,孩子们生气的表示再也不要为老大爷带来热闹了,老大爷也恢复了安静,人的心理总是出其的一致,被禁止的总是意味着加强;,你所拥有的总是不珍惜……。 5、心理逆反法: 心理逆反法是指在思考的过程中摈弃自身局限,先探究对方的思想,然后反对方的思路而行事,心理逆向的“反”并不是逆向换位法中反复换位的“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反”。 虽然在逆向换位法的学习中你已经熟悉了捉摸对方心理,然后逆反对方心理而作出对策,但在心理逆反法中,需要你更进一步,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让他作你需要他作的选择,让对方跟着自己走,听起来难如登天,但如果你尝试着持续训练自己琢磨对方的思考路径并逆反其逻辑,慢慢地就会发现掌握这一方法并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