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45.63%,加码车灯智能化研发
随着上半年汽车市场回暖,乘用车产销提升,国内配套车灯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新动力。8月28日,星宇股份发布2021年中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9.51亿元,同比增长3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45.63%。
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星宇股份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下游客户新车产量提升,带动了新订单平稳增长,上半年,公司承接27个车型的车灯开发项目,批产新车型31个。随着车灯技术趋向电子化、智能化,公司在ADB(自适应远光灯)矩阵式LED灯、像素灯等领域的研发投资也不断加码。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大灯的智能化是一种趋势,数字技术 各种辅助技术的照明、显示系统的应用几乎成了标准配置,随着矩阵LED技术光源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加上各种传感器的配合及人工智能算法加持,车灯科技开始向信息交互、辅助驾驶方向发展,车灯设计也加速向个性化消费模式演变,这对于国内车灯设计厂家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车灯系统的发展潜力更大。”
加码产能扩张、智能化研发
自2011年上市以来,星宇股份业绩一直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其过去10年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速均为24%,作为国内民营汽车车灯组装生产龙头厂商,星宇的国内份额仅次于华域,其客户涵盖一汽、上汽、东风日产、马自达、红旗、宝马、吉利等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今年上半年,受客户汽车产销量提升影响,公司配套车灯产品的需求水涨船高。据此,公司开始加速智能化产能布局,报告期内,其智能制造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已投产,三期项目也已竣工;据悉,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460万只前照灯、560万只后组合灯。
在技术研发方面,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65亿元,同比增长360.15%。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了两种类型的像素式前照灯,分别为使用DMD为核心光学器件以及使用MicroLED为光源的成像智能前照灯,成功解决了成像光学、电子驱动、热量管理等多种技术问题。
“车灯科技含量的提高与更具个性化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毛利率。”星宇股份表示,随着未来LED灯在前照灯和后组合灯中渗透率进一步提高,ADB、DLP(数字光处理)等智能化功能的提升,车灯的单车价值将持续上升,公司车灯市场空间、利润水平也将显著提高。
谈及公司产业优势及未来前景,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表示,公司2017年以来加快产能扩张步伐,今年除了常州智能制造工业园三期竣工外,海外市场塞尔维亚工厂也已试生产,产能扩张已进入收获期。同时,公司ADB大灯已经在红旗量产,未来有望受益于内资品牌销量增长红利。
国产头部品牌有望“弯道超车”
从产业特性看,汽车灯具产品属于定制型产品,开发新品的频率很高,整车制造企业为了降低协调、沟通、采购的成本,更倾向于与固定的供应商合作,因此车灯企业的客户资源、技术(光源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壁垒、成本管控能力尤为重要。
目前,占据国内车灯市场的主要包括小糸车灯、海拉集团、斯坦雷、法雷奥集团、韩国三立等外资企业和以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为代表的内资企业。
对于国内车灯企业相比于外资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小糸、海拉、法雷奥、马瑞利属于全球车灯第一梯队,而国产车灯主要通过性价比优势来占领市场,一般同一车型分为高级版本、标准版本、基础版本的话,国内车灯以尾灯或者基础版本的头灯为主。”在盘和林看来,国内车灯优势在于性价比高,劣势在于高端市场份额较少,缺少品牌黏性。当前内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还是比较高的,受益于低端车辆覆盖率,但单品价值不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车灯企业的劣势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品牌影响力、认知度不高,因为整体汽车的主流还是在合资企业体系中,内资企业进入中高端车灯配套市场较难。但受益于国产自主品牌的发展,成本管控优势,内资主流企业与本土整车企业的配套合作关系不断紧密。随着国内智能化车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追赶,内资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提及星宇股份等内资龙头未来市场空间,纪雪洪表示,智能化LED车灯技术,包括嫁接的更先进的激光技术十分复杂,这也是车企在挖掘车灯供应商时尤为看重的。随着汽车行业整体向智能化扩展,星宇作为国产龙头企业,在国内市场及中高端车型领域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