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配线规范与实践
一、电线管敷设的精细要求 在机床、机组及控制柜的电气配线中,电线管的敷设至关重要。首先,为了效率与成本考虑,电线管应沿最短路径铺设,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弯曲,这既节省材料又便于穿线操作。当电线管需从埋设转为明敷时,应设置接线盒作为过渡,确保连接的稳固与安全。 关于电线管的弯曲处理,需严格遵守弯曲半径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若仅有一个弯曲,可减至外径的4倍;若电线管敷设在混凝土内,则弯曲半径必须达到外径的10倍以上。弯曲后的管子应确保无裂缝、凹凸等缺陷,且弯曲角度不小于90°,圆度误差控制在直径的10%以内。 对于埋入混凝土的电线管,其外径不得超过混凝土厚度的二分之一,同时管子与混凝土模板之间应保持至少20mm的间距。若有多根管子并列敷设在混凝土内,彼此间亦需保持20mm以上的间隔,以确保散热与维护的便利性。 明敷的电线管则需排列得横平竖直,既美观又便于检修。弯曲部分应顺应基础地形,确保整个管路的弯曲度一致。对于穿入控制箱内的管子,在箱子内外均需加装管垫以固定,管头两端还应配备护帽,以防止杂物进入。 所有电线管在电气上必须实现可靠连接,即管子与管子、管子与接线盒之间应通过不小于Φ4mm的钢筋地线进行金属连接,以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金属软管的应用也需谨慎,它主要适用于用电设备与铁管之间的连接,或是在铁管施工存在困难的特殊线段。金属软管的两端应配备管接头,并每隔500mm设置弧形管夹进行固定。中间引线时,则需采用分线盒以确保固定与整洁。 二、管子穿线的严谨步骤 在进行管子穿线时,需确保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且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0.75平方毫米,铝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平方毫米。穿线工作宜在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以避免施工中的杂物或积水对导线造成损害。 同一交流电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导线在管内应保持顺畅无接头和扭曲,若需连接导线,则应在接线盒内进行。导线穿入钢管后,出口处应安装护线套以保护导线,并对管口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潮气或异物侵入。 为了维护与检修的方便,同一回路的导线应尽量穿于同一管内。但需注意,应避免将不同回路的导线随意穿入同一管内,除非这些回路属于同一控制系统或电机组。同时,严禁在金属管内单独穿入单根导线,以防电磁干扰或导线损伤。 三、机床配线的精细操作 在机床配线过程中,压接导线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首先需进行校线操作,利用万用表、试灯等工具确保导线无误。随后套上线号以便于识别与检修。校线完成后根据接线端子要求将导线端部进行处理:单股导线可煨成圆环或直接压接;多股导线则推荐使用冷压端子进行压接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在同一接线端子上压接多根导线时需注意截面的排列顺序:大截面导线应置于下层而小截面导线则置于上层以确保电流的均匀分布与散热效果。同时套在导线上的线号应字迹清晰、美观且不易脱落以便于日后的维护与检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