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时间:2021-06-16 | 来源:佚名

  在全球持续蔓延了长达一年半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愈演愈烈,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这把“火”,也再次燃烧至国内。

  随着病毒的脚步逼近,防疫成为时代的刚需。而防疫时代最大的诉求则是“无毒无风险,抗菌抗病毒”。

  就目前来看,现有的消毒抗菌方法主要分两类:医用消毒方法和抗菌助剂。其中医用消毒方法主要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喷雾剂等;抗菌助剂主要为无机类抗菌助剂、有机类抗菌助剂。

  而对于以上消毒抗菌方法,若以功能、安全、广谱和长效四个角度去衡量,目前任何方法都有风险。在此背景下,浙江枫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翎环保”)推出了真正的无风险抗菌抗病毒方式——LAK光催化技术。

  何为LAK光催化技术?

  据枫翎环保首席专家王晟介绍,就是让可见光具备紫外光的灭菌功能,但避免了紫外光的伤害性。

  具体来说就是,负载了LAK抗菌健康灯具助剂的灯罩在常规可见光的照射条件下,有效分解灯具所在空间空气中的气态有机物,抑制空气中及空间内表面上的各类细菌及病毒的分裂繁殖,实现长效抗菌抗病毒、除甲醛TVOC、除异味等功能。

  相比传统光催化技术,LAK光催化技术抗菌抗病毒能力更强、更久、更安全,抗菌>99%、抗病毒>99%、除异味>99%,有效解决了光腐蚀问题,是真正长治久安的抗菌抗病毒手段。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枫翎环保是一家专注于LAK光催化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多名国内光催化技术领域的高级别专家学者,以及20多名博士及硕士学历高级研发人员,具备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

  得技术者,得天下。

  自成立以来,枫翎环保始终坚持技术赋能。截止目前,其已取得52项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4项国家级科学项目基金支持。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百年照明,其核心推动力是技术的创新,而具有灭菌灭病毒功能性的LED灯将会成为各品牌商必争之地。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健康照明”正式被推向市场风口。

  作为健康照明的一个分支,紫外线杀菌消毒在这波疫情防控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对杀菌和消毒产品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卫生和消毒的重视程度加大,也给UV LED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数据也显示,2020年全球UV 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达到6.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91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中国UV LED照明市场规模为11亿元。
(m.gdzrlj.com)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强紫外线对生物体有破坏作用,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据悉。裸露的肌肤被这类紫外线灯照射后,轻者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会晒伤或出现日光性角化症,甚至引发皮肤肿瘤、癌变等。

  “让每一个有灯的地方点亮健康”是枫翎环保一直秉承的理念。

  枫翎环保通过近二十年在各种物体应用上潜心研发,开发出的LAK光催化技术,有效解决了光腐蚀问题,真正实现长期有效抗菌抗病毒。

  “我们根据不同的场景空间空气质量情况,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匹配专项研发,同时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可以说,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模式,并实现规模化投入市场应用的良好产业基础。”枫翎环保如是说。

  截止目前,枫翎环保的LAK光催化抗菌抗病毒新材料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商业及民用领域的固定及移动空间中。王晟直言,“只要有用灯的地方,都可以用到LAK光催化抗菌抗病毒新材料。”

  高工LED也了解到,枫翎环保的LAK光催化抗菌抗病毒新材料已取得众多标志性应用,比如照明灯具、服装、鞋袜、知名家具、高铁站空间净化等项目。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抗菌>99%,LAK光催化技术如何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枫翎环保的LAK光催化技术经过英国斯莱特大学的测试,确认抗菌面板灯具有非常好的杀菌效果。此外,LAK光催化技术还通过了国际权威实证。

  其中,爱尔兰AIRMID HEALTHGROUP在2021年1月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AK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率达到99.9%;英国莱切斯特大学Dr.Carl Edwards实验室向英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证实,将使用LAK技术的CleanLight抗菌灯定义为一种消毒产品,一小时可杀灭空间内80-99%的微生物(细菌病毒)。

  “正是在国内外权威实证下,目前采用其LAK净化粒子材料的平板灯已大批量出口英国和意大利市场。”枫翎环保最后表示。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