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的应用场合
时间:2022-12-21来源:佚名
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的应用场合 电动机进行保护接零以后,当发生绝缘损坏而使电动机外壳带电时,因为接地零线电阻值很小,所以这时相对中线(地)的短路电流很大,将使电路的保护装置,如保险丝、自动空气保护开关等电气保护设备迅速动作而切断电源,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另外,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络中,单纯采用保护接地,是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 因为人体一旦触及带电的电机外壳时,是处于与保护接地并联的位置,因此还有一定的危及安全的电流通过人体,有致命危险存在。 因此,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采用接地保护是不够安全的,应采用接零保护。附1,保护接零的工作原理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0.38/0.22kV的三相四线电网中,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如图所示。 用电设备若某相绝缘损坏碰壳时,在故障相中会产生很大的单相短路电流,使电源处的熔断器熔断,或低压断路器跳闸,切断电源,可以避免人体触电;即使保护动作之前触及到了绝缘损坏的用电设备的外壳,由于接零回路的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短路电流几乎全部通过接零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于零,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附2,接地和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接地保护的概念 接地保护又常称为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除有规定外都应接地。如: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外壳。 (2)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4)电缆外皮及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索及起重机轨道。 (6)装有避雷器电力线路的杆塔。 (7)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力装置的外壳及支架。 低压电力网的电力装置对接地电阻的要求如下: (1)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欧。 (2)由单台容量在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 (3)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的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00千伏·安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欧。 (4)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要达到以上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低压电力设备的接地电阻允许提高到30欧。 二、接零保护的概念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者称为接零保护。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由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 三、接地和接零相比较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其不同处是: 其一,保护原理不同。 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潜心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其二,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不接地电网不必采用保护接零。 其三,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的装置也应有地线。 附3,保护接地跟保护接零区别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接地保护一般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 保护接零就是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系统零线进行直接相连的方式。采取保护接零方式,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附4,什么叫保护接零?有那几种形式? 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PE线)直接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三相五线制将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分开的保护系统叫TN-S系统。 三相四相制是将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合并为一根导线的保护系统,称为TN-C系统。 干线采用三相四线制,支线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保护系统,称为TN-C-S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