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 > 材料设备 >

陶瓷轴承,了解氧化锆的三件事

时间:2023-02-20 | 来源:佚名

一、钢化陶瓷

自 1960 年代稳定氧化锆的发现和发展以来,相变增韧被认为是部分稳定氧化锆 (PSZ) 与掺杂剂(例如氧化钇、二氧化铈、氧化镁)的一种特性。总之,在 PSZ 中,四方相的颗粒或晶粒均匀分散在立方相中。四方相,亚稳态,即不稳定,在机械应力过大相中转变为单斜晶相,引起材料增韧现象。

后来,人们了解到这种现象可以在其他材料中复制,这些材料具有其他材料,例如氧化铝(氧化铝)作为基质,其中分散有氧化锆颗粒,起到增韧剂的作用。换句话说,由于存在热机械应力时的相变(四方晶→单斜晶),整个系列的陶瓷材料都可以通过添加氧化锆颗粒进行增韧。

在国际科技界,这种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的缩写为ZTC,即氧化锆增韧陶瓷,也称“陶瓷钢”。然而,制备过程的关键在于能够将氧化锆颗粒保持在临界尺寸内,低于该尺寸可以将氧化锆保持在四方亚稳相。

二、氧化锆材料术语

已经开发了专门的术语来描述稳定的氧化锆和氧化锆增韧陶瓷。

在立方基体中具有四方相颗粒的材料称为部分增韧氧化锆,或简称为 PSZ,其中添加了与稳定剂有关的元素前缀(例如 Ca-PSZ,用 CaO 稳定,或 Y- PSZ,用 Y2O3 稳定,或 Mg-PSZ,用 MgO 稳定)。

如果加入足够的稳定剂,材料将只含有立方相,称为全稳定氧化锆或全稳定氧化锆。只有四方相的材料以四方氧化锆中的多晶名称表示。

陶瓷轴承,了解氧化锆的三件事

表 1 显示了不同版本的氧化锆增韧陶瓷的代码。缩写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它可能是最适合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如下表 2 所总结。

陶瓷轴承,了解氧化锆的三件事

表 2. 材料属性。

1、具有分散颗粒的增韧陶瓷

将一定百分比(约 15%)的氧化锆添加到基体中的材料(例如氧化铝、ZTA)。在这种情况下,四方相的稳定化不是通过氧化钇或氧化钙等掺杂剂实现的,而是通过热处理和氧化锆颗粒的尺寸控制实现的。热处理导致四方相保持在室温下,迫使颗粒不会由于尺寸障碍而转变成单斜晶相。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应力时,显然需要发生四方→单斜转变。这种行为让人想起钢中马氏体的热处理和转变。

2、部分稳定的氧化锆

用氧化钇、钙、镁、铈等试剂掺杂或稳定的氧化锆。掺杂剂可促进四方相的稳定,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通常我们有一个立方相矩阵,具有不稳定的四方相百分比。

3、全四方多晶氧化锆

据报道,在 1970 年代,小于半微米且氧化钇稳定剂浓度极低的晶粒可以生成稳定四方相高 98% 的材料。为确保增韧的好处,晶粒尺寸不超过 0.3 微米至关重要。

最近,另一类增韧氧化锆基陶瓷材料正在获得发展势头:所谓的纳米材料,其中重要的是将晶粒尺寸保持在 110 nm 以下,以便具有机械性能,例如断裂韧性超过现有材料的当前性能。

陶瓷轴承,了解氧化锆的三件事

氧化锆的抗拉强度随着氧化钇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使用陶瓷材料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它们有限的抗拉强度。当轴承安装在旋转轴上时,它会发生热膨胀,使其产生牵引力,如果超出材料的神话,就会导致其断裂。

抗拉强度随着氧化锆氧化钇含量的变化有类似图1所示曲线的趋势,最大值在3%mol(含量以mol%计)附近,抗拉强度值在600~800之间兆帕。

三、氧化锆轴承

以下是氧化锆轴承的基本性能

1、电气绝缘

2、导热系数低

3、高耐腐蚀和耐酸,HF 酸除外

4、中等摩擦力(HV>1400)

5、耐高温:

无保持架:«满装»:500 °C

带 PEEK 保持架:300 °C

带 PTFE 保持架:250 °C。

在任何有机产品燃烧的第一个较慢的加热斜坡之后,达到最佳烧结温度,然后进行受控冷却至室温。 烧结或烧制使粉末颗粒在不融化的情况下从其构象转变为固态。由温度激活的原子迁移使颗粒形成连接区域,然后膨胀形成一种结构,其中消除了颗粒之间的空隙(孔隙),从而获得非常高密度的结构。

陶瓷轴承,了解氧化锆的三件事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