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萤火虫原理让LED更闪亮

时间:2021-05-23来源:佚名

萤火虫尾部忽明忽暗的光芒赐予了科学家灵感。最近,他们根据女巫萤火虫尾部发光器结构,改进了发光二极管(LED),可使其效率提高50%%u4EE5上。

来自比利时、法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在光学会(OSA)期刊《光学快报》(Optics Express)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介绍了他们的仿生学研究成果。他们对萤火虫尾部的发光器进行研究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随后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了LED设计中,制作出了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这种覆盖层最高可提高55%%u7684LED光提取效率,并且很容易应用到现有二极管设计中,为人类节约更多能源。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认真观察自然万物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安尼克�贝(Annick Bay)如是说。安尼克�贝是比利时那慕尔大学的在读博士,她的研究方向是天然光子结构,包括甲壳虫的鳞片和蝴蝶的翅膀。当她的导师让�珀尔�维涅隆(Jean Pol Vigneron)在中美洲进行野外工作时,发现了多群萤火虫,并把一些女巫萤属(Photuris)萤火虫样本带回了实验室做进一步研究。

萤火虫通过一种化学反应制造荧光。这个化学反应发生在一种特殊的发光细胞中。而荧光则从萤火虫的一部分外骨骼——角质层——中发出。光在角质层中的传播速度慢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这两种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差意味着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了发光器,这使发光器的亮度相对变暗。不过这些萤火虫样本角质层独特的几何表面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反射。这使它们发出的光线更强,更容易被异性发现。

在《光学快报》的论文中,贝、维涅隆及其同事首次对这种发光器的复杂结构进行了描述,并解释了这样的结构将如何提升LED设计水平。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萤火虫角质层上纳米级的骨架,以及更大一些的鳞片。当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这种结构影响光线传播的过程时,发现大多数光线都是从这些锯齿状鳞片的锋利边缘发出的。随后研究人员用实验证实了这个结果,当他们从下方照射角质层时,这些边缘的亮度最高。

工厂屋顶结构示意图。

图片:locallocalhistory.co.uk

贝说,“这些边缘结构有着工厂屋顶一样的形状。鳞片的末端向外突出,并有一个斜坡,就像是工厂的屋顶。“每隔10微米就有一个突出,其高度大约有3微米。最初我们认为更小的纳米结构最为重要,但最后我们惊讶地发现,能够最有效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正是这个大家伙。”

像LED这样的人造发光装置同萤火虫的发光器一样,存在着内反射的问题。贝和她的团队认为一套像工厂屋顶一样的覆盖层可以让LED更亮。他们在《光学快报》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描述了在标准的氮化镓LED上增加锯齿状覆盖层的方法。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的尼古拉斯•安德烈(Nicolas Andr�)在标准氮化镓LED上涂了一层光敏材料,然后用激光照射截面制作出了类似工厂屋顶的三角斜面。由于光在LED中的传播速度比在萤火虫角质层中的速度更低,所以科学家调整了这些“鳞片”的大小,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光提取效率。“这项技术的好处在于过程简单,也不必制造新的LED。只需要多几个处理步骤我们便能给LED添加覆盖层、用激光制模。”

其他的研究团队也曾对萤火虫发光器的光激结构进行研究,但是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纳米级结构上。贝领导的团队是第一个发现微米级光激结构的。这种结构比可见光的波长要大,但其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效果比更小的纳米结构还要好,令人感到意外。研究人员测试了这种工厂屋顶状的覆盖层,发现它可以将光提取效率提高50%%u4EE5上。研究人员估计,这种可以通过在现有制造技术中进行调整而实现的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启发了研究人员设计出这种新型高效LED覆盖层的萤火虫样本属于女巫萤属,在拉丁美洲和美国很常见。贝说她和同事还将继续探索自然界伟大的多样性,需找知识和灵感的新源泉。“女巫萤属的萤火虫发光效率非常高,不过我非常肯定有其他种类的萤火虫的发光效率会更高。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相关阅读

    中国台湾研究员:开发了新的近红外发射FAPbI3量子点,实现15.4%的钙钛矿基NIR

    近年来,钙钛矿型量子点(QDs)和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QLEDs)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绿色和红色发光的电致发光(EL)效率超过20%。然而,钙钛矿近红外(NIR)QLED的发展已经停...
    2022-07-25
    中国台湾研究员:开发了新的近红外发射FAPbI3量子点,实现15.4%的钙钛矿基NIR

    合肥工大蒋阳课题组在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阳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了记录效率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Enriched-bromine surface state for stable sky-blue spectr...
    2022-08-23
    合肥工大蒋阳课题组在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加拿大研究人员:宽禁带钙钛矿量子点及在天蓝LED的应用

    钙钛矿基质在量子点(QD)上的外延生长使高效红光发光二极管(LED)得以出现,因为它将高效电荷传输与强大的表面钝化结合起来。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天蓝LED的情况下,在基质异质...
    2022-07-05
    加拿大研究人员:宽禁带钙钛矿量子点及在天蓝LED的应用

    至芯半导体成功研制日盲深紫外器件

    至芯半导体成功研发出AlGaN的高灵敏日盲型深紫外光的光电探测器,相关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号: 202210045910.6),这一成果为实现高性能日盲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和图像传感提供了一...
    2022-08-23
    至芯半导体成功研制日盲深紫外器件

    南方科技大学孙小卫教授课题组AOM:溴离子钝化高效蓝光InP量子点材料与器件研

    半导体照明网获悉: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孙小卫课题组通过低温成核、高温包覆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基于溴离子钝化的高效蓝光InP量子点材料,同时通过配体工程,将长链的十二硫醇配体...
    2022-06-15
    南方科技大学孙小卫教授课题组AOM:溴离子钝化高效蓝光InP量子点材料与器件研

    浙大金一政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

    近日,浙江大学金一政课题组、王林军课题组与华南理工大学黄飞 / 应磊团队合作,在高性能蓝、绿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QLED )的开发上取得进展。研究者揭示了无机量子点 / 有机高...
    2022-05-23
    浙大金一政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

    厦大张荣教授团队与台交大郭浩中教授团队合作:Micro LED色转换研究领新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新冠疫情背景下,远程办公和远程消费交互日益增加,市场再次将注意力转向...
    2022-07-27
    厦大张荣教授团队与台交大郭浩中教授团队合作:Micro LED色转换研究领新进展

    福州大学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专家:为实现高性能超高分辨率QLEDs提供一条途径

    随着对更高像素的需求不断增长,下一代显示器对分辨率和色域有着挑战性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薄膜技术实现了每英寸9072–25400像素的超高像素分辨率...
    2022-07-06
    福州大学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专家:为实现高性能超高分辨率QLEDs提供一条途径

    网站栏目